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可怜的中国喝奶人

已有 236 次阅读  2012-01-15 21:32   标签蒙牛牛奶  安全  OHSAS18001  黄曲霉素  蒙牛产品 

“具备世界乳业领先水准”

  “9道工序,36个监控点,105项指标检测,是最终上市的每一包蒙牛牛奶必不可少的出厂经历。正是凭借着对奶源、生产再到产品检测的层层严格管理和控制,蒙牛为亿万消费者打造出了安全、健康、高质量的奶品。……蒙牛还加强了对奶站的监管和对奶农的指导。实现了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奶牛质量最优、管理最先进、饲喂最科学的国内5项之最。……并通过了GMP、HACCP、ISO9001、ISO14000、OHSAS18001五大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保证了原奶的产量和质量。”

  上面是笔者查阅资料时,发现国内一家媒体在2009年对那时蒙牛状况的介绍。

  资料还显示:“凭借优质奶源和先进的生产、检测工艺,蒙牛产品的安全和质量有了坚固保障,并赢得了更多消费者的认可。国内乳品行业正从传统奶业向现代奶业转变,蒙牛将继续在牧场规模化、管理科学化、工艺现代化、标准国际化等方面苦练内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牛奶产品。”

  可是在不断发生的三聚氰胺、黄曲霉素超标等重大质量事件中,每次都少不了蒙牛的身影。上述情况对于号称“已经具备了世界乳业领先水准”的蒙牛,不啻是个巨大的讽刺。

  例如,把国际标准中的很多卫生指标大大降低,无法说是“标准国际化”吧?中国奶企凭着众多指标创出历史新低、且远低于欧美标准的生乳“新国标”去提高中国乳业的竞争力,显然不是明智做法。另外,“通过了五大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但却无法保证那些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这只能让消费者怀疑那些认证是怎么得来的。事实上,广大消费者不是认可蒙牛等无良奶企,而是只能无奈地被迫接受罢了。因为国内目前能让消费者放心的品牌只有三元等为数不多的几家。

欲得奶业天下者,必先得喝奶人之心

  奶企通常认为:“得奶源者得天下”。但它们真正应该认识到的是:“欲得奶业天下者,必先得喝奶人之心”。

  元旦前与几位刚做母亲不久的客户聊天时,她们都表示,早就失去对国内奶品的信心了。尤其是婴儿奶粉,宁肯“崇洋媚外”,也绝不敢用下一代的健康或生命做代价。他们还讲了一个窍门,现在趁着婴儿还小,可以用母乳喂养,但同时,都正在加紧通过朋友、同事、同学等多种渠道从国外尽量多购买优质洋奶粉,“囤积”起来,等孩子过了母乳喂养期时再用。

  可怜的母亲,可怜的婴儿。同样可怜的还有数以亿计的中国喝奶人。但其实真正最可怜的是那些无良奶企,因为他们已经彻底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难道让中国的喝奶人每天喝有毒奶去强壮一个民族的健康吗?那些问题奶企的良心何在?道德何在?

三元仍很孤独

正常的情况是一个三鹿倒下去,千百个三元站出来。可实际上,至今仍未见到更多像三元这样的放心奶企,而蒙牛这样的无良奶企却一直没有倒下。

  几年来不断出现毒奶事件,除了奶企自身原因外,也说明政府监管不到位,这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以至于无良奶企认为被查出问题的概率像中彩票头等奖一样低,且出现问题后,也可仅凭鳄鱼眼泪般的几句道歉就继续蒙混过关。

  看看日本是怎么对待问题奶企的吧。多年前发生的“雪印牛奶中毒事件”后,第二年,雪印牛奶工厂就关门了。而在中国,像蒙牛这样的无良企业至今仍然只是不断发毒誓,但仍在继续造毒奶。而中粮斥巨资接手蒙牛,其实只是为了不让其落入外国奶企之手,继续保留民族品牌罢了。

  另外,国产奶品连续不断的严重质量问题,除了削弱民族品牌的实力外,也给了洋奶很大机会。洋品牌的强势地位除了自身质量优势外,根本原因是很多国产奶就像扶不起的阿斗,丝毫不珍惜国内广大消费者多年来的抬爱,及对其质量问题一再的宽容,主动把巨大的市场空间拱手让给了洋品牌。

集体涨价真相

  国内的很多奶企、养牛户、相关政府监管机构等利益链条上的各环节,为了贪图眼前利益,丧失了起码的道德标准,不顾消费者的健康,不顾整个产业的长远根本利益,不重视把关奶的质量,绑架乳业卫生标准,而是想方设法从消费者口袋里榨取尽可能多的利润。

  就在蒙牛黄曲霉素超标事件仅过了几天,全国最大的几家奶企宣布提高部分奶品的售价,其中蒙牛涨幅最大。

  从奶品涨价的发布时机看,其实早在蒙牛黄曲霉素事件前,各奶企就已经酝酿成熟了,如果没有这个事件,就可在通胀大背景下轻易蒙混过关了。只是蒙牛“不幸”在关键时刻又出了质量问题,这才引起了消费者的强烈质疑和不满,而政府管理部门也实在不好意思在此时出来继续为奶企撑腰、辩解了。

  这些乳企给出的堂皇理由是:原料价格、包装、运输成本上涨。可他们不是通过挖掘自身潜力,尽量在企业内消化上述因素,而是想通过提价转嫁给消费者。但据业内专家介绍,实际上,2011年的原奶价格并没有变化;据商务部“食糖市场预测预警系统”的数据(http://sugarfcscyxs.mofcom.gov.cn/html/part09/),食糖总体价格不但没涨,还降了20%左右。涨价的幕后真实原因,是为了在传统春节销售黄金期大捞一把,并由消费者买单,填补广告促销和市场推广的成本。

  但即使按奶企给出的理由,这次涨价后,它们能否保证供应安全、卫生的牛奶,恐怕只有天知道。期待中国出现更多的三元吧!(记者 燕雨)

上一篇: C语言深入浅出 :回味经典 下一篇: 2011电子业的那些事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