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从智能化“天眼”看计算机视觉未来

已有 126 次阅读  2018-03-14 15:14   标签机器视觉  图像采集卡 
新型电子警察配备了高清技术应用,尤其是智能识别算法技术融入,让那些平日心存侥幸的老司机们纷纷捏一把冷汗。在上海、广州及武汉等部分地区陆续上岗了更加尖端让人 “闻风丧胆”的高科技“电子警察”。机器视觉
机器视觉
就连许多老司机都分不清的道路监控系统,实则有许多功能区别上的划分,如:测速摄像头,违停抓拍摄像头,流量监控,天网监控以及电子警察等。监控的内容也从闯红灯信号、压黄线等,扩展到车牌识别、违法停车、闯禁行、违法调头、违法变道、违法超车等数十种,真可谓应有尽有。那么,这些日渐智能化“天眼”为何更需边缘化部署呢?
事实上,一条500米长的马路可能分布多达4至5种十几个摄像头,24小时不间断运行监控抓拍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的动态,在硬件方面,这类设备需要更好的感光元件、镜头之外,还需后台处理运算速度更快的芯片和更高效的算法。未来若发展集多功能为一身的交通违法监控智能识别装置,既能减少摄像头数量,又能增加监控用途。
国家在交通方面的整治力度的大大提升的前提下,促进了道路安防设备的快速升级迭代,智能化及边缘化监控“天眼”已是大势所趋。

上一篇: 机器视觉图像采集卡USB 3.0解决方案 下一篇: 老牌科技巨头微软入局医疗人工智能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