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语言是解释人与世界关系的纽带

已有 311 次阅读  2012-03-30 15:57   标签世界 

       海德格尔从存在的视角思语言,并以语言这个本体思存在本体,或者说他以存在 思存在。这与传统哲学从“我”出发思存在不同。如果说他在事实上把语言归结为世 界和一切存在者的本体、与存在一体,语言因此而召唤天地万物;加达默尔则在反方 向上将语言推向本体,以语言解释世界与一切存在者。 加达默尔也是站在反逻各斯中心主义语言观的立场上的,他以解释学的视角进入 语言。加达默尔认为解释学的基本问题是理解,而理解具有语言性,他说:“语言就 是理解本身得以进行的普遍媒介。理解的进行方式就是解释。”

       —切理解都必须通过解释进行,而解释又以语言为媒介,所以理解具有语言性,语言问题其实就是理解问 题,语言是解释学的本体论视域。这就引出另一个问题:语言是世界的经验。“世界 本身是在语言中得到表现。语言的世界经验是‘绝对的’。……我们世界经验的语言 性相对于被作为存在物所认识和看待的一切都是先行的。因此,语言和世界的基本关 系并不意味着世界变成了语言的对象。” ®文本作为一种流传物,可以看作是一种经验 之物,但它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也不是某个事件,而是语言,在我们与之平等地进 行交往对话的过程中它对我们说话,从而将所说的内容流传到我们这里,而所说的内 容就是语言的使用者对世界的种种感受与经验。因此,任何语言形式都是对世界的经 验的某种表达,人类世界的经验是语言性的。正因为如此,语言形式不可能脱离内容 而独立存在,它总是与内容融为一体。正如加达默尔说:“存在于讲话之中的活生生 的语言,这种包括了一切理解、甚至包括了本文解释者的理解的语言完全参与到思维 或解释的过程之中,以致如果我们撇开语言传给我们的内容,而只想把语言作为形式 来思考,那么我们手中可思考的东西就所剩无几了。”®所以,世界的存在形式就是 语言,当语言形式不表达内容时也就成了空洞的形式而失去生命力,对俄国形式主义 而言这正是它的致命弱点。加达默尔的这一观点具有深刻的意义,对文学语言的研究 也很有启发。另一方面,因为语言是世界的经验,世界对于人才存在,而世界的存在要通过语 言得到表述,所以“语言观就是世界观”气洪堡特强调每一种语言都是一种看待世 界的方式,一个人如果在某种语言中成长起来,他就会被引入该语言所拥有的世界关 系与语言行为中。在这里,加达默尔从另一个角度重新阐释了洪堡特的语言世界观理 论。在加达默尔看来,世界与语言、与我们是一起存在的,世界不是对象性的存在, 语言也不是对象性的工具,世界与我们都在语言中存在,语言是人与世界关系的本质 所在,所以,语言不是单纯的形式,它是一切理解对象的存在状况,是有精神内容的, 可见,语言对理解有着根本的意义。这样,蕴含着世界的经验与内容的语言就在人与 他所理解的世界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并体现出二者关系的本质。加达默尔由此得出 “谁拥有语言,谁就‘拥有,世界”④的结论,掌握语言,也就是扩大自己的世界视 域;掌握一门外语,也就是理解了一个新的世界。在语言的限度内没有什么东西无法 言说,语言的界限就是理解能力的界限,也是一切理解对象之存在的界限,所以说“能 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气理解的语言性就是存在的语言特征,语言是存在的自我 显现,语言的本体地位得以确立。不同的是海德格尔雄霸蛮荒禁区之雄超级教练纯阳真仙牧师神话最终信仰以语言一存在的视角思格奥尔格的诗句“词语破碎处,无物存在”,加达默尔则以解释学的视角呼应了海德格尔对这 个诗句作出的结论。加达默尔在解释学的意义上确立了语言的本体地位,这在事实上解构了逻各斯中 心主义。此外,他还对语言的存在方式作了独特阐述,并从各方个面一一驳斥了传统 的语言观。他认为语言的生命在于谈话:“语言只有在谈话中,也就是在相互理解的 实行中才有其根本的存在。” ®谈话的过程就是相互理解的过程,谈话双方互相平等、 彼此开放的交谈、问答与对话是语言的典型存在方式。这说明语言实际上存在于具体 的说话(言语)中。谈话各方必须平等,互相倾听,这样才能保证双方的自主发言权; 双方还要向彼此开放,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接受对方的观点,而是首先了解对方的 所思所想,承认对方赞同或反对自己的东西的存在,这样才能理解它、接受它,并在 对话中展现自己。谈话中的对话者不一定是人,作为文本的流传物不单是我们理解的 对象,还是我们对话的合作伙伴。

       在这种交往对话中真理逐渐生成并慢慢改变着双方, 并可能超越对话双方的主观预期或意见,从而不断向对方开放出未知的真理可能性。 因此,谈话或对话中个体的说话并非是一种个人行为,而是他人共同参与、连接你我 他的行为。语言不仅仅是个人掌握的工具,它成为联系对话各方的交往行为。对话的 基本结构是问与答,问答和谐才能保证对话的连贯性,使对话顺利进行。而答所非问 或问而不答就会使对话中断,甚至消解对话。对话双方在问答中保持着一种动态的交 流,双方相互争论、达成一致,互相给予、不断获得,真理就在这种具有开放性的语 言交往过程中显现出来。因此,理解同时是一种语言交往的过程,对文本(包括文学 文本)的解读必然要联系语言交往来进行。就相互理解而言,它“是一种生活过程, 在这种生活过程中生活着一个生命共同体。”

       人不同于动物,语言性的相互理解使“世 界”在其中显现,语言的现实性就在相互理解的过程中,在“世界”显现的过程中。 就此而言语言不只是一种认识过程,它还是“一种特别的、独特的生活过程”®,因 此,语言不仅仅是相互理解的手段或日常交往的工具,它不也可能外在于生活或脱离 生活而存在,它是人类生活的存在方式,是人类生活生动性的展示。语言与生活的亲 密联系在此得到应有的重视。海德格尔与加达默尔都从哲学的层面,并且是在形而上的意义上研究语言的,语 言就是他们哲学思想的核心,或者说哲学问题就是语言问题。他们的思想同属语言哲 学,但维特根斯坦与他们不同:他幵辟了另一条研究路线,在描述语言形而下的具体 使用中揭示语言问题,从而澄清哲学问题。他们的思路正好相反。

上一篇: 民间文学艺术是文化的百宝箱 下一篇: 语言是一种生活形式而不是独立于生活之外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