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语言的巨大力量使诗成为文学王冠

已有 262 次阅读  2012-03-29 14:58   标签文学 

        海德格尔的语言之思本身不属于科学所能解决的范围,答案也不是科学所能提供 的,这使他与传统语言学在逻辑主义以及词与物的关系的立场上完全不同,也与索绪 尔科学主义的立场根本不同。传统语言观将语言分解的支离破碎,这种技术性的手段 原是针对具体的对象才能操作的,分解后的语言成为部分,而部分是无法从全局上关 照整体的。因而当思考一个完整的个体或个体之间的关系时,就暴露出分解个体的手 段本身的局限性,这就需要高屋建瓴地寻找新的立足点,但又不是隔岸观火般置身其 外,而是置身于整体中。

     海德格尔找到了新的立足点,他以语言思哲学的核心问题, 思人与存在的关系,最终化哲学问题为语言问题,语言成为哲学最根本的维度,并在 哲学中获得中心地位,这也是语言哲学的特色所在。语言无论是对人之存在的最终追 问还是对人的生活的最低层面的建构都具有根本意义。不管语言是“什么”、它的地 位如何,也不管它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语言在诗中首先是作为诗的“质料”出现的, 并将诗限制在自身的范围内,海德格尔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他说:“诗在语言的领域 中并且出于语言的‘质料’来创造它的作品。”叫旦这只是理解诗或诗的语言的一个常 识、一个基本的出发点,海德格尔想说的是:“诗的活动领域是语言。

       因此诗的本质 必得从语言之本质那里获得理解。”③即使我们不考虑他的语言一存在之思,这两句话 仍对我们有启发意义。语言作为诗的质料,既限定了诗的存在,又限制了对诗的本质 的理解,所以对诗的本质的理解离不开对语言本质的理解。如果从语言—存在的高度 来看,诗以词语确立其存在,词语以对存在者的首次命名将其带入词语并保持在词语 中,词语聚拢万物,开启世界,让一切存在者作为自身显现,让一切在场者在场。语 言的这种无所不及的巨大力量足以使诗成为艺术的王冠。诗人以其得天独厚的条件与 语言为近邻,诗的语言的最高使命就是在作品中揭示存在者之存在,显现其本真状态, 并保持其在场。语言之运作让一切澄明的与遮蔽的都揭示出来,使一切奋发的与沉沦的、高尚的与卑微的、优雅的与粗俗的、伟大的与平凡的都达乎词语并持存于词语。 一切达乎此者皆为诗。诗的本质就是语言,语言本质就是诗,诗思合一。对海德格尔 来说,语言是存在现身的中介,存在又在语言中现身,因而诗的语言的特点是它的本 体论效果,或者说,海德格尔是在本体论意义思诗的语言的,诗的语言是被提升到本 体论的高度来探讨的。语言在源始意义上与存在合一,人归属于语言,跟从语言来说,那么人作为主体 是否还能发挥其主动性?这原本是两个问题,后一个问题在传统形而上学的意义上才 存在。在传统哲学那里,主客体关系是预先设定的,主体具有主动性或能动性,而客 体则相反。在海德格尔看来,语言不仅仅是作为语言而存在的,语言给出存在,使存 在现身,人之存在亦由语言给出,在语言给出的存在者中没有主客之分,世界本是天、 地、人、神的四方圆舞,语言也以此确证自己的存在。海德格尔没有谈及主体之能动 性,但以此推知,他是不推崇主体与客体的区分,更不主张发挥主体雄霸蛮荒禁区之雄超级教练纯阳真仙牧师神话最终信仰之能动性的。但 我们仍然区分主客体、强调主体的能动性,这不是思维的陋习,而是在主体不侵犯客 体、不利用客体,亦不被客体所奴役,使天之为天、地之为地、人之为人、神之为神。 这才是人的诗意栖居。海德格尔正是在此意义上反对技术世界,崇尚艺术世界。主体 之能动性宜应以此为界,艺术家应率先垂范,诗人、作家“使用”语言又何尝不是如 此?诗思合一是海德格尔克服传统形而上学的结果,语言不是思想的外在形式,不是 表达思想的工具,语言与存在同一,但是当破除了概念语言的表达形式,撇开了概念 的词而直接领悟物时,诗与思何处容身?这一点也被加达默尔所批判。尽管海德格尔 不断地重新界定一些概念的涵义,但他的洋洋百万言又何尝不是以语言概念来表达 的?在概念语言中游走似乎注定是我们的命运。

       一切还得从概念的语词出发、从语言 符号出发来寻求海德格尔所追求的人的“诗意栖居”;而概念的语词如何具有诗意, 或者说概念的语言如何转变为具体形象的言语而具有审美性,是作家所要解决的一个 根本问题。

上一篇: 民间文学艺术是文化的百宝箱 下一篇: 语言是解释人与世界关系的纽带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