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高纵横比通孔PCB电镀的控制与对策

已有 144 次阅读  2013-11-19 16:50   标签环氧树脂  center  关键点  光泽  金属 

高纵横比通孔PCB电镀的控制与对策

根据上述所论述原因分析,对高纵横比的多层PCB板的沉铜和PCB电镀所存在的实际情况,必须采取相应的工艺对策,针对最容易产生问题的部位加强重点控制。特别在进行 除环氧钻污时,一方面要选择润湿性能好的凹蚀溶液;另一方面采取水平振动的装置,使凹蚀液能顺利的通过整个孔,使处理后的所形成的气泡赶走,将经过溶胀而 变的疏松的环氧树脂从内层铜环表面除去,呈现理想的金属光泽,增加与沉铜层和PCB电镀层的结合力。因为多层PCB板的内层电路是靠孔完整的孔镀层达到与外层或所需要 的内层进行可靠的电气互边,如孔镀层与内层电路断开或连接有严重缺陷,就会经装配后彻底造成电路断路。如内层环氧名污不是牢固粘附在孔壁上,即是镀上铜层 其结合孔很差,在电装时由于热的冲击时就会脱落或经拉脱试验时也会脱开。所以,改进凹蚀的工艺方法,增加凹蚀液在孔内的流动,不断地更换新鲜凹蚀液,确保内层铜环的环氧钻污除干净是保证孔内镀层完整根本。

  第二方面要解决沉铜质量问题,就要分析沉铜对小孔、孔深的关键点。重要的就是保证沉铜溶液在孔内顺利地流动,不断地更换,使沉铜在孔壁表面形成致密的 导电层。具体的做法,就是根据多层PCB板板厚与孔径比的特点,除了选择活性比较高的沉铜系列的配方和工艺条件比较宽的外,主要就是为确保小孔溶液的流动性需增 加相应的辅助设备,在镀覆孔的关键工序都应增加振动装置,目的就是要将多层PCB板上所有的孔内的气泡逸出孔外,更重要的保证沉铜液在孔内的自由流动,能充分的 与孔壁接触达到反应完全,沉积层完整无缺陷。但是还要考虑如何与此装置相匹配的装挂方式也是极关重要的。如采用篮框装挂沉铜析时,必将板倾斜一个角度,再 加上摆动装置,就可以提高孔内沉铜液的流动性。

  在PCB电镀时,根据多层PCB板的特点,要使电流能在整个板上的孔内表面的均匀分布,必须除板面四周添加辅助阴极外,还要调整工艺参数以确保孔内镀层的均匀分 布。从PCB电镀原理分析要对现有的工艺参数进行科学的调整,就需要了解电流与被镀厚度的关系,PCB电镀理论认为,在高酸低铜的硫酸盐类型的溶液中,基板板面与孔内 镀层的厚度落差(也称之谓“电位差EIR”)是由下列公式决定的:
                          EIR=IL2/2KD
其中公式中I -DK、 L—板厚、 K —电导率、D—孔径。
  从上述公式可发看出,降低阴极电流密度、增加溶液电导率或使电位差变小,使深孔镀得以实现。但如果采取小电流密度,只能增加PCB电镀时间,势必会降低生产 效率,更重要的也无法确保深孔PCB电镀铜层的完整性,有可能电流还未到孔中心位置,其部分的导电层已被酸溶解。但适当的降低电流密度也是可行的,因为多少可增 加镀液分散能力,提高PCB电镀溶液深孔PCB电镀的能力。在不影响蚀刻质量的前提下,采取全板PCB电镀+图形PCB电镀的工艺方法解决深 孔PCB电镀的质量问题。具体的方法就是将原来全板PCB电镀的时间由原15-25分钟增至40 分钟;原来图形PCB电镀的时间由原来的60分钟降致到35-40分钟。其道理很清楚,就是使两面的导电能力提高,使构成两面导电的深孔也能增加电流在其表面的 均匀分布,也就达到金属在其孔壁表面的均匀分布。

  根据电解质溶液理论,电导率表示每边长1厘米的一立方厘米溶液的电导,而电导是表示导体导电性能的物理量。从试验获知在PCB电镀铜溶液中电导率K值是受硫 酸含量影响较大的。即是硫酸含量越高,K值也就越大,而EIR就越小;当硫酸达至每升200克时,K值趋向稳定。深孔理论认为:深孔PCB电镀的真实效果,是由 硫酸与硫酸铜的比值决定的,其比值越大镀液的深 镀能力也就越强。根据这一理论,采取硫酸的浓度达到每升210克、硫酸铜的浓度为每升55克,其比值4,酸铜比为16。除此之外,采取提高PCB电镀液的温度, 降低水化离子水化作用程度,水化离子半径降低,同时也会降低溶液的粘度,加强溶液的流动性,加快离子运动的速度,有利于电导率的增加。但要适当的提高溶液 温度,因为温度过高,虽然可增加电流密度,但会使添加剂消耗增加,很容易失去平衡,使镀层的整平和光亮性下降。

上一篇: 分析PCB无铅波峰焊接缺陷 下一篇: 如何快速创建开关电源的PCB版图设计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