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没有地方上学,自己盖也要学习

已有 303 次阅读  2010-04-28 11:28   标签学习 

巩留县五乡和六乡近千名儿童失学十几年,曾经一度引起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的高度重视。2005年6月21日,自治区教育厅责成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教育局三次前往巩留县调查,对这两个乡农民反映的适龄儿童失学原因等问题一一核实。
  巩留县投资40万元兴建学校,并于当年9月1日正式开学。但学校的位置并不在库尔旦农业开发区,而是选在了附近一个牧业村,距离库尔旦最近的村组2公里,最远有六七公里。
  在这之前,两个村的村民就自发筹款另建校舍。在库尔旦村,两栋砖混结构的房屋已经封顶。五乡(又称升长村农业开发区)因为暂时无法修建校舍,村民们搭建了几个帐篷,准备作为教室。
  面对两个乡1000来户、6000多口人,乡政府意识到这个事情越来越复杂了,也越来越难办了。在乡政府看来,这些打工者没有当地户口,因而他们的子女上学问题理所当然不该由乡政府来管,如果让他们在这里落户,就得拨给他们土地,乡里没有这么多土地。而且乡政府也没有这个权力,需要上级政府批准。
  近日,记者走访了这些失学孩子所就读的学校,看到孩子们依然在被盐碱侵蚀的危房里读书,他们为什么不去政府修建的学校呢?
  一波三折求学太难
  2010年4月24日,记者来到了村民们自建的“库尔旦村希望小学”,两排简陋的砖房坐落在一片平整场地中央,隐隐可以听见孩子朗读课文的声音。教室后面的操场内飘扬着一面五星红旗。砖房墙基的底部都呈“V”字尖底状,原因就是被盐碱侵蚀的。“若是来一场暴雨或者暴风雪,这些房子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性。这里夏天雨多,一下雨,教室的房顶也漏雨,孩子们就避开漏雨的地方,继续上课。因为家庭贫苦,他们都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老师李玉兰告诉记者。
  记者走进一年级教室,里面的带着甘肃、宁夏口音的读书声戛然而止,40多个拥挤在一起的小脑袋都抬了起来,小手还指着课文,一双双纯净的眼睛看着记者。他们的课桌和板凳都是村民们用杨木制作的,上面刷的劣质油漆已经剥落了,桌面上露出很多深深的裂痕。大多数学生的书包都是塑料袋……
  在升长开发村,村民们把一份按满了手印的材料送到记者手中。这是一份全村6岁到15岁适龄儿童要求上学按下的手印。记者数了一下,有520个适龄儿童的手印。六乡村民告诉记者,只有部分孩子在村里上了私立小学,还有400多名适龄儿童没有上学。
  9年前,五乡村民穆沙看到村里的孩子整天乱跑,大一点的放羊放鹅,2001年,他决定办个学校,让孩子们能识点字。于是这个村里唯一一个自学成才的大学生卖掉了自己家的两头牛,用3500元买来了木头和砖料,准备盖3间校舍。
  穆沙将自己家储物用的一间房子腾出来做教室。穆沙说,他的学校收费都是象征性的,主要是把带课老师每月300元的工资凑出来。实际上,家庭经济好点的一个孩子每学期交20元,经济困难的只交1元至2元。
  穆沙找来一个有高中学历的外来打工青年给孩子们上课,只教语文和数学。但就是这样,全村也只有150名适龄儿童上学,因为这间教室只能挤下50名孩子。150名不同年龄的孩子分3个班轮流上课,每个班上两小时。教室里没有课桌,没有凳子,只有一
太阳能热水工程 实木家具 laser welding machines 块用三合板做的小黑板。13岁的马成玉的父母为了让他上学识字,拿出20元交了学费,上学的那一天,他高兴极了,他把老师发的课本揣在怀里,睡觉时都不肯放手。
  “这个学校因为很多家庭交不起学费,开不出老师的工资,老师走了,学校只好关了。”穆沙告诉记者。马成玉见到记者时说,他现在只认识10个字,数数只能数到100。马成玉只上了一个学期的学,当老师告诉学生们学校要关了时,他哭了。马成玉说,那天好多同学都哭了。从那以后,马成玉又拿起了放羊鞭。
  2000年,穆沙的学校关闭后不久,村里有两家当地人在自己家里开办了私人学校,使村里一部分孩子走进了学堂。但是村民们后来才发现这两家私人办学的动机不是为了解决孩子们的读书问题,而是为了个人发财致富,每个学期的学费不断上涨。每年秋收季节,两家私人学校的校长经常停课,让孩子到地里剥玉米、挖甜菜,还给家长解释为“勤工俭学”。村民们看到孩子们磨出血泡的小手又气愤又心疼。
  2003年,两个村的全体村民经过协商讨论,决定大家集资办校,在村子中心建立了一所“库尔旦希望小学”。

 

上一篇: 未来10天天气,想出游的人必看 下一篇: 是谁动了孙武的八卦阵

分享 举报